/ 驚 蟄 /
"二月節,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
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"
驚蟄時節,春催萬物
天氣回暖,春雷始鳴
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
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
一候桃始華
所謂“桃始華”,說的是桃樹開始開花了,但這個桃樹是多見于北方的山桃,而不是多見于南方的毛桃。
二候倉庚鳴
“倉庚”指的是黃鹂鳥,“莺歌暖正繁”,黃鹂鳥被視為天氣回暖的預告者。從驚蟄一候桃始華,到驚蟄二候的倉庚鳴,标志着鳥語花香時節的開始。
三候鷹化為鸠
“鷹化為鸠”說的是老鷹驚蟄時變成了布谷鳥。到了仲春時節,是鷹躲起來忙着孵育小鷹,而鸠忙着鳴叫求偶,鷹少鸠多的景象,讓人們以為鷹都變成了鸠。
驚蟄節過後,氣溫開始陸續回升,雨水增多。“過了驚蟄節,耕田不停歇。”農村普遍進入春耕大忙季節。
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、是非之神,每年都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,開口噬人,犯之會遭遇小人、前程受阻、百般不順。大家為了自保,便在驚蟄那天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,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,口角畫有一對獠牙。
《周禮》有雲:“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。”人們認為,驚蟄這天,天庭有雷神擊天鼓,故有雷聲,因此人們也利用這個時機來祭雷神、蒙鼓皮。
驚蟄的到來,正值九九時節
是人們迎接春姑娘的時候
驚蟄節氣的基調,溫暖而歡快
提起驚蟄,一種常見的說法是
隆隆雷聲驚醒了蟄伏冬眠的小動物
下面就一起看看驚蟄的鄱陽湖
鳥兒們這個時候都在做什麼
和諧相處的鵝與鴨
水中嬉戲的壽帶鳥
打瞌睡的小水稚
正面“battle”的白鶴
看到這些活潑調皮的小可愛們
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見到它們
一鼓輕雷驚蟄後,細篩微雨落梅天
這一聲春雷,定能驅散陰霾
等待疫情結束,再共赴春的約會
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9元門票義售火熱進行中
鄱陽有愛,共抗疫情
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為疫區
獻上你的那份愛